摘要: 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Neurogenic 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 NLUTD)是脑卒中后(Post-stroke, PS)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在治疗该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卒中后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PSNLUTD)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了针刺、灸法、电针、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穴位磁疗、耳穴压豆、拔罐、中药烫熨、推拿等,并分析其优势与局限性,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Abstract: Neurogenic 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 (NLUTD) is one of the common complications after stroke,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In recent years, the external trea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hinese external therapies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neurogenic 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 (PSNLUTD) in recent years, which include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electroacupuncture, acupoint submergence, acupoint injection, acupoint magnetic therapy, ear acupoint pressure bean, cupping, Chinese herbal hot ironing and massage, etc., analyze th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and put forward a prospect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future research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more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1. 引言
脑卒中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研究显示中国在亚洲地区的年龄和性别标准化卒中发病率最高[1],其后遗症多样且复杂,可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卒中后中枢神经及下行神经通路受损,膀胱排出、储存尿液功能障碍,而出现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 UI)、尿潴留(Urinary Retention UR)、排尿困难等症状,并易继发尿路感染、肾积水、甚至肾衰竭,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据相关研究显示,卒中后排尿障碍的发生率为51%~83% [2]。治疗上现代医学多采用药物、间歇导尿、物理治疗等方法,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医外治法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受到关注。本文旨在总结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在治疗PSNLUTD中的临床研究进展,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2. 中医对神经源性下尿路障碍的相关论述及中医外治法概述
中医虽然没有关于NLUTD的直接描述,但有不少与其症状相关的论述。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提到“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灵枢·本输》云“三焦者……实则闭癃,虚则遗溺”,指出小便失常,与膀胱、三焦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中医外治法是通过在人体体表施用特定的治疗方式,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针灸大成·卷九》记载“小便不通:阴陵泉、气海、三阴交,……复刺后穴:阴谷、大陵”,《圣济总录》记载“小便失禁,灸大敦七壮,又灸行间七壮”。《本事方》提到将葱白细锉炒热包裹后,置于脐下烫熨来治疗小便不利。《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了取嚏、探吐法在治疗小便不利中的运用。中医外治法因其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副作用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PSNLUTD的治疗中,常用的中医外治法包括针刺、灸法、电针、穴位贴敷、中药烫熨、推拿等。
3. 针刺疗法
3.1. 毫针刺法
毫针刺法即使用毫针作用于腧穴或体表一定部位,并通过手法刺激使局部得气,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王鲜桃[3]等使用毫针透刺顶中线联合“中极透曲骨”治疗PSUI,操作时取0.35 mm × 75 mm毫针从中极穴与皮肤呈30˚角向曲骨穴透刺,行提插捻转手法以患者感觉有放电感从针刺部位向会阴部传导为度;取0.35 mm × 40 mm毫针透刺顶中线,即前顶穴向百会穴透刺,行捻转手法,得气为止。4周后试验组患者尿失禁症状减轻,日常生活能力也有所提高。蔡伟彬[4]等采用岭南飞针的腹针法治疗PSUR患者30例,患者取仰卧位,选取腹部任脉及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采用飞行旋转式进针,治疗3周后观察到试验组患者膀胱功能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6.7%。
3.2. 特种针具刺法
即采用三棱针、梅花针、皮内针、火针、芒针等特种针具作用于腧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张丽萍[5]的研究中,采用针刀在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 NB)患者脐下定点进行剥离、松解,观察到3个月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膀胱功能、尿动力学指标、生活质量等均有所改善。陈琼君[6]等采用火针治疗肾阳虚型PSNB,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火针组、针刺组,选取中极、关元、三阴交等穴位,选用规格为60 mm × 50 mm的火针,将针尖烧至通红,快速刺入穴位后迅速拔出。4周后观察到火针、针刺均能改善患者每日排尿情况、尿动力学指标,但火针对于提高膀胱最大容量方面更具优势。付晨瑜[7]等选择秩边透水道、肾俞透膀胱俞、气海透关元三组腧穴,使用芒针进行透刺治疗PSUR,4周后试验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膀胱功能等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苏林梅[8]等在膀胱功能训练的基础上使用杵针,以背部督脉及足太阳经循行路线、背俞穴为主要操作点治疗PSUR,应用七曜混元杵行左右分推,上下分理以及点叩手法,五星三台杵梅花形杵尖行点叩手法,要求手法轻快,频率100次/分,治疗后发现试验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明显减少。张京兰[9]等采用梅花针配合艾灸治疗PSNB患者30例,用软柄梅花针沿足太阳膀胱经循经叩刺,以患者耐受为度,配合艾灸任脉,2月后有效率达93%。
4. 腧穴特种疗法
4.1. 穴位电刺激疗法
穴位电刺激疗法包括电针疗法和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二者在操作方式、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方面存在差异。电针疗法通过针刺深部组织并施加电刺激,定位准、效果强,但需要专业的操作且有创,适用于顽固性疾病;经皮穴位电刺激通过电极片无创刺激穴位,安全性高,易于被大众接受,但作用较温和,适用于长期调理。临床应用时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耐受度选择。在治疗PSNLUTD中二者均有所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4.1.1. 电针疗法
电针疗法是在毫针针刺得气的基础上,连接电针仪,以增加针刺的刺激强度,提高治疗效果。杨胜玲[10]在低频脉冲电刺激基础上加用电针气海、关元、八髎穴、膀胱俞(双)、三阴交(双)等腧穴治疗PSUR,调整电针仪参数,选取疏波,频率为2~7 Hz,单次治疗时间为20 min,2周后试验组患者的排尿功能及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电针疗法能够通过调节神经反射弧,改善膀胱功能,对PSNLUTD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4.1.2. 经皮穴位电刺激
经皮穴位电刺激是一种结合传统中医针灸和现代电刺激技术的非侵入性疗法。通过皮肤电极作用于穴位,利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效果,在治疗PSNLUTD中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有研究选取中极、关元、水分、气海、肾俞(双)、膀胱俞(双)、八髎穴等腧穴,行低频脉冲电流刺激,选取疏密波,频率20 Hz,强度6~12 mA,以患者耐受为度治疗PSNB,观察到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促进下尿道功能的恢复[11]。
4.2. 穴位磁疗法
穴位磁疗法是运用磁场作用于人体的经络腧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樊晶晶[12]等在艾灸的基础上,加用磁刺激治疗PSNB,选用磁刺激治疗仪盆底专用骶神经刺激线圈,刺激八髎穴(双),频率选用20 Hz,每次20 min,6周后试验组有效率为85%,磁刺激配合艾灸对改善下尿路症状及膀胱功能方面有显著的疗效。
4.3. 穴位贴敷法
穴位贴敷法是将药物研磨制成贴剂,贴于体表腧穴,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以达治疗目的的疗法。刘夏[13]等采用中药膏贴敷神阙治疗PSNB患者53例,将益智仁、五味子、肉桂、砂仁、丁香等药物按比例调配研末后,加入陈醋及蜂蜜调成膏状,贴于神阙、关元、水道、肺俞(双)、脾俞(双)、肾俞(双)等穴位,每日1次,15天后试验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4.4. 穴位埋线法
穴位埋线法是将医用胶原蛋白线埋入穴位下,对穴位产生持续刺激,以激发经气、防治疾病的方法。陈剑强[14]选用埋线联合针刺治疗PSUR,选取双侧膀胱俞、肾俞,使用医用一次性7号注射针头,斜刺入穴位得气后,将1.5CM羊肠线植入穴位皮下,4周后试验组膀胱功能和尿潴留症状改善明显。
4.5. 穴位注射法
穴位注射法是将药物注射到腧穴内,通过药物药理作用和腧穴作用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何洁茹[15]等选取中极、膀胱俞(双)行穴位注射治疗PSUI,选择5 ml注射器,抽取3 ml维生素B12注射液,刺入穴位得气后,回抽无血则将药物注入,每穴1 ml,隔日1次,治疗10次后,试验组尿失禁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5. 温针灸
温针灸即针刺与艾灸相结合,在针刺得气后,将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依靠针体将热力传入腧穴,既发挥了针刺的调节作用,又利用了艾灸的温热刺激。赵青[16]等选取气海、关元、肾俞、八髎等穴位行温针灸治疗PSUR,针刺得气后,将2 cm长的艾段放于针柄上点燃,艾段燃尽,热感消失后出针,连续治疗1周后,患者尿潴留症状明显改善。
6. 灸法
6.1. 艾灸疗法
6.1.1. 温和灸
温和灸是将艾条悬于穴位上方一定距离进行施灸。孙海东[17]等在针刺的基础上配合太乙神针关元治疗PSUI患者32例,患者取仰卧位,将太乙神针置于关元上方一定距离,以皮肤温热红晕无烧灼感为度,施灸20 min,4周后观察到患者尿失禁程度、膀胱功能、生活质量等明显改善。有研究使用热敏灸治疗PSUI,在距穴3 cm处进行施灸,标注敏化穴位并温通相应穴位至少2 min,加强敏化,发现热敏灸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8]。
6.1.2. 实按灸
实按灸指先在施灸部位铺数层布或纸,再将艾条点燃的一端,趁热按到施灸部位,使热力透达深部。吴雪利[19]采用压灸足运感区配合针刺治疗PSUI,患者取俯趴坐位,先在足运感区铺4~7层纱布,再将艾条点燃端按压在穴线上,持续2~5秒,当患者觉得灼热、疼痛时,立即将艾条抬起,沿穴线持续压灸。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尿失禁症状评分、膀胱最大容量、膀胱残余尿量、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分数等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6.1.3. 隔物灸
隔物灸指施灸时在艾炷与施灸部位之间隔垫某种物品的方法,常用物品有姜、蒜、盐、药饼等。王云霞[20]采用隔药饼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PSUI患者34例,选取附子理中丸研末加黄酒制成药饼,放于神阙、关元、足三里(双),再将灸盒置于药饼上施灸,8周后观察组患者膀胱残余容量、膀胱最大容量、生活质量等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张晨[21]采用隔姜蒜铺灸脊柱督脉段治疗PSUI,观察到隔姜蒜灸可调节膀胱排尿、储尿功能,明显改善患者漏尿症状。徐倩[22]采用竹隔盐灸神阙、中极治疗PSUI患者49例,操作时先将竹筒放于穴位上,再将食盐放入筒内3 cm高,最后将艾柱置于食盐上点燃,连续灸3壮,治疗后患者膀胱功能及尿失禁症状明显改善。
6.1.4. 直接灸
直接灸指施灸时将艾柱直接接触于皮肤,这种方式能使灸材的温热刺激更直接地作用于穴位或患部。王静[23]等在针刺基础上,选取胆俞、心俞、阴陵泉、三阴交、水道及中极等穴位行直接灸治疗PSUR,先涂万花油,再置小艾炷点燃,待艾炷燃烧至患者自觉灼痛时移去,每穴灸3壮,观察到直接灸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良效。
6.2. 非艾灸疗法
即不使用艾叶作为燃烧材料进行施灸的方法。林琴[24]等根据壮医三道两路理论,选用以龙路为主的膀胱周围穴,采用药线点灸疗法治疗PSNB,操作时将药线点燃端与施灸部位相接触,如雀啄食,一触即起,1穴灸1~3壮,通过温热、药物、穴位的作用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7. 推拿疗法
近年来,推拿疗法在治疗PSNLUTD上也取得了一定疗效,并被患者广泛接受。赵天慈[25]将推拿与西医康复相结合治疗PSUI,选取头面部、腹部、腰背部进行手法操作,每周6次,共治疗6周,观察到推拿能有效改善患者尿失禁症状,减轻生活患者生活负担。
8. 拔罐疗法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等方法使罐内形成负压,将罐吸附于体表腧穴或患处,在局部产生良性刺激,以达治疗疾病的目的。杨辉[26]等人在研究中采用温阳罐灸气海穴治疗PSUR患者60例,操作时患者取仰卧位,将点燃的艾条置于温阳罐顶部燃烧腔,点燃含有酒精棉球的燃烧架,将温阳罐吸附于气海穴,2周后试验组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膀胱残余量显著减少。
9.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是以王不留行、磁珠、莱菔子等作为材料,贴于相应耳穴处,起长期刺激作用的疗法。常与其他外治法联合治疗PSNLUTD。王关云[27]等采用耳穴压豆联合艾灸神阙治疗PSUR患者150例,予王不留行籽在膀胱、三焦、尿道、肾、交感等耳穴进行压豆,1周后试验组患者疗效显著。
10. 其他中医外治法
10.1. 中药烫熨
中药烫熨是将药物封包加热后,在体表腧穴或特定部位进行熨烫的中医外治疗法,将温热与药物作用相结合,以达治疗疾病的目的。有研究采用中药烫熨的方式治疗卒中后排尿障碍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将药物封包加热后,置于下腹部进行适当的移动、回旋运转,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膀胱气化功能[28]。
10.2. 刮痧
刮痧疗法在PSNLUTD的治疗中也有所运用,魏小燕[29]等选取双侧足底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行刮痧治疗PSUR,手握刮痧按摩板,以刮痧按摩板厚边棱角面侧为着力点进行操作,2周后试验组有效率为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表明刮痧可有效改善尿潴留症状。
11. 讨论
中医外治法在治疗PSNLUTD中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等优势。但也存在一定风险,针刺过程中可能出现晕针;施灸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烫伤,甚至感染;拔罐过久可能会出现皮肤破损、水疱;穴位贴敷可能引起皮肤瘙痒、皮疹;穴位注射可能损伤神经等。为了避免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需要医师正规、细致的操作以及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同时外治法治疗PSNLUTD还存在作用机制不明确、个体差异大、操作规范不统一等局限,需要后期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进一步明确中医外治法的作用机制,制定统一的操作规范和疗效评价标准,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相信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中医外治法有望为PSNLUTD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NOTES
*通讯作者。